從細節(jié)看出家人對媽媽的不公平! 《一家之主》讓我們反思,是否有給家里的葉蘭心更多體諒跟贊美
最近Netflix上映了《一家之主》大家可以用心看看。 故事內(nèi)容很簡單,講述一個媽媽成天為了家庭所有成員設(shè)想,默默的為所有人付出,迷失、覺察然后重新找回自己。
(《一家之主》劇照。 圖/翻攝自網(wǎng)絡(luò))
故事本身波瀾不驚,但在細膩的鏡頭安排下卻處處有漣漪。 如果本身是《絕命律師》、《絕命毒師》的影迷,一定知道我在說什么。 光是英文片名「Reclaim」重新宣告,接在中文《一家之主》后面,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呼應(yīng)細節(jié)。
(《一家之主》劇照。 圖/翻攝自網(wǎng)絡(luò))
劇情鋪陳的細節(jié),例如媽媽葉蘭心為了把自己失智癥的母親接回家里住,整理了公公生前的房間,迂回的跟丈夫周旋,最后丈夫終于「不拒絕」,滿心期待周末能接媽媽回來住兩天,結(jié)果自己的女兒家寧一個霸氣離職創(chuàng)業(yè),沒了工作跑回來住家里類啃老。 畫面的呈現(xiàn)是家寧躺在整理好的床上贊嘆果然有自己的空間比較舒服,蘭心笑著對他說床墊都是新的呢!
這樣的畫面,向敏銳的觀眾拋出了一個問句:「那她自己的媽媽怎么辦?」 對,這就是這部電影要拋給大家的問題: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媽媽可曾做過自己?」
「你當(dāng)媽媽的話,你會怎么辦?」
平淡故事的細節(jié)之王。
(《一家之主》劇照。 圖/翻攝自網(wǎng)絡(luò))
我對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幕印象深刻,蘭心讓出了自己的空間給女兒工作,帶著她的畫冊拿了一張小桌子躲在廚房的冰箱旁(還擺了一個小盆栽),戴著老花眼鏡拿起了平板,愜意的翹起二郎腿,這時候鏡頭帶到遠景的客廳里,丈夫坐在客廳主位,失焦的身影也動作一致的翹腿看報紙。
這畫面再次說了一個好棒的故事,媽媽把自己的世界退讓到只剩廚房的一方小桌,跟坐在客廳主位只會出一張嘴的丈夫形成對比。 如此有舞臺劇特色的呈現(xiàn)方式,讓我查了導(dǎo)演王希捷的經(jīng)歷,果然是劇場導(dǎo)演出身的! 這就是我認(rèn)為這部電影有種魔力的原因,明明是很真實的人生,但卻用一種近似魔幻寫實的手法呈現(xiàn)媽媽這個角色在家庭里受到的壓迫,以及她如何由自身找到出口。
(《一家之主》劇照。 圖/翻攝自網(wǎng)絡(luò))
「你的天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你想要她有多高,就有多高?!?/span>
很多老公說,這部片看完終于知道老婆氣甚么。 很多老婆說,這部片根本就拍出我自己。 但我覺得這部片不止如此,應(yīng)該要有更多的女兒說,原來我一直是女兒賊; 更多的兒子說,以后不要讓媽幫我訂機票了。
因為葉蘭心,是太太、母親、媳婦、女兒、大嫂、老師,每個角色定位的對面,都值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否給過自己家里的那個葉蘭心更多的體諒與贊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