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正在猶豫要不要生小孩的人!
「到底該不該生小孩?」 是網(wǎng)絡上討論十分熱烈的話題,這個很大的人生問句,德州媽媽提出個人觀點,給是父母或猶豫要不要成為父母的你參考。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父母。 當父母這件事,當然沒有人天生就會,但,有人不會也不學。 如果你正在迷惘,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當父母,我提供一個判斷方式:你可以從「你當父母會不會快樂」和「當你的小孩會不會快樂」這兩點來推敲。
如果是平常就會反省自己和想要一直改進的人,建議生,當你小孩大概率會快樂。 如果對養(yǎng)育小孩的觀念是當成投資的、養(yǎng)兒防老的,建議不生,你當父母大概率會不快樂,不快樂的父母也很難有快樂的小孩。
當父母非常困難,需要不斷學習和改進,但是當父母卻幾乎無門檻且無人監(jiān)督,大部分的時間你對待小孩的方式都是自由心證。
用比較簡單的判別來舉例, 罵完小孩很容易后悔的,至少就是有反省意識的父母,不斷的跟著孩子一起改進,是通往好父母的方向。
如果是那種打完小孩,想起來會覺得自己當初應該打更狠、罵更兇,后悔沒有讓小孩謹記自己的權(quán)威,這種逞兇斗狠的對待小孩方式,跟對仇人有什么兩樣?
怕麻煩、計算著回報、把生小孩當成投資的,就別生了吧,風險高成這樣何必呢? 把錢拿去投資其他有穩(wěn)定回報的不好嗎?
有些小孩需要幫忙卻不去找父母,不是因為不敢,是因為知道八成會在興師問罪后被拒絕。 我從小在用錢上面很被為難,連拿學雜費都要先被罵一頓,直到近年我爸還跟我算賬式的提過我國中的補習費花了他多少錢,我當時一下子又回到了被說「白養(yǎng)你了」的小時候,彷佛我當女兒的產(chǎn)值沒有達標、投資在我身上的一切很不值、害爸媽回不了本是我的罪過。
然而我只要一節(jié)省,他們就會對我予以肯定,唯有在節(jié)省這事上,屢屢被夸懂事,于是我就越來越省、趨近于窮酸的省法,好像我就不配吃好穿好一樣。
父母不停催著我獨立,我自己走了多年上山回家的夜路、初經(jīng)來時自己去問鄰居阿姨怎么處理、自己搬家、自己去醫(yī)院做手術(shù)。
大四時,我五月就找好工作,畢業(yè)第一天七月一日就開始上班。我想要的已經(jīng)不只是經(jīng)濟獨立,我想要的是努力脫離那個「很怕被我麻煩到」的環(huán)境。
不管是不是金錢,父母對小孩付出得不甘愿,對雙方來說都痛苦吧。 對我來說生小孩這件事是我的選擇,選擇了就是我要負責的人生,不問回報,不問值不值得。
最后引用東野圭吾在《時生》里的句子:「為什么所有為人父母的,都只是考慮自己要不要這個孩子,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孩子愿不愿意讓我去做他的父母。 沒有人想過,我當你的父母,沒有讓你失望吧?!?/span>
作者簡介|Mumu
評論